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导
男,1956年5月生于河南省灵宝市。中共党员。矿山工程岩体力学专家。1981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工程地质专业,1985年在该校获硕士学位;1989年获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北京研究生部工程力学博士学位;2011年获比利时MONS大学名誉博士学位。现任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中国国家小组主席、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分会理事长,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50490270)首席科学家和国家973计划项目(2006CB202200)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8年)。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何满潮教授长期深入矿井生产一线,致力于矿山工程岩体大变形灾害控制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果。在矿山工程岩体大变形机理研究方面,从控制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缓变型”和“突变型”大变形灾害的概念及分类;揭示了井下高温高湿环境引起软化大变形、强度衰减以及吸附瓦斯逸出的规律;在实验室第一次再现了岩爆发生的全过程,得出了岩爆强度决定于高应力岩体压缩弹性能、岩爆模式受结构面产状控制的重要结论。在矿山岩体大变形控制理论和技术方面,提出了以恒定支护阻力下有效控制矿山工程岩体大变形灾害的恒阻大变形支护理念;研发了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恒阻大变形锚杆(索)新材料,其恒阻运行长度等物理力学参数均居于国际领先地位;建立了恒阻大变形支护材料结构力学模型,推导了与工程岩体相互作用能量平衡方程;提出了“预留变形量的恒阻大变形锚杆高预应力支护”新方法,实现了对矿山岩体变形能量的有控制性的释放;通过井下工业试验,揭示了恒阻大变形支护有效控制冲击破坏的机理,提出了通过超前切缝、释放坚硬顶板能量、无煤柱开采、避免应力集中和释放构造应力、综合控制岩爆发生的新方法。在配合控制理论和技术的实验研究方面,研发了井下环境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大变形破坏模式、灾害控制技术相关的实验系统13套,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取得的实验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吸引了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多位国外知名专家来实验室合作研究。
何满潮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相关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美国和香港发明专利共计21项;发表学术论文138篇,被国内外收录引用7506篇次,其中SCI收录的22篇论文,有6篇被评为“岩石力学与采矿”等国际权威杂志的TOP25热点论文,有4篇次入选“中国百篇最有影响学术论文”;我国本领域权威杂志《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30年统计,何满潮发表的论文以单篇SCI检索37次,SCI总检索数90篇次排列论文作者第一。何满潮教授培养硕士55名、博士和博士后40余名,所领导的科研团队被评为教育部优秀创新团队,为我国矿山工程科技进步、矿山安全生产和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